【獨旅探索】優遊內灣線鐵路慢旅的浪漫∣橫山古樸聚落與客家山城內灣懷舊韻味
▎獨旅的步履在年假收假日跟熙來攘往的人潮湊熱鬧,趁著當日橫山鄉天氣尚好說走就走,早已列在願望清單上的內灣線鐵路慢旅,探索煙霧繚繞的山脈環抱的客家山城,蘊含懷舊韻味的內灣小鎮與古樸的橫山聚落。 【行程】 台北車站搭台鐵到新竹換乘內灣線→橫山車站古樸聚落八卦巷→群山環抱的內灣老街﹑內灣戲院、內灣吊橋→返程在鐵道行進中慢旅浪漫 搭上內灣支線鐵路,用鐵道的速度慢旅,感受從竹東經過橫山、九讚頭、合興、富貴抵達內灣沿途的迷人景致,內灣線早期是運輸礦產、木林的鐵道,主要帶動沿途的木材、水泥等產業輸出,近年來成功轉型為觀光鐵道。從內灣回程,我特地坐在列車駕駛座旁,在觀景第一排觀賞鐵道行進中慢旅的浪漫 。 搭內灣線,首先須先看好班次時刻表與轉換的車站,竹中站是「內灣一線九驛」的第一站,緊鄰科學園區與高鐵新竹站,趁著等車的時間,我走出車站外欣賞建築新穎的車站。 獨旅的我在橫山車站下車,這是一個只有月台的無人車站,走過車站對面站前街探索,橫山國小旁有一座橫山村最重要的伯公廟,從說明牌上得知廟旁這株樟樹樹齡約 305 年,是整個橫山部落的精神寄託 。 往上走到國王宮 ( 三山國王廟 ) 為聚落信仰中心,對面廣場有一個戲台,戲台一側有 1875 年光緒元年創廟字樣,從國王宮旁小徑走進去就是八卦巷,八卦巷為防禦原客衝突下的獨特聚落形式,早年客家先民來到橫山開墾時,常與原住民族爭奪土地,因此便將聚落規劃成「八卦」狀,使得外來者易迷失方向,增加村民防禦或逃避的時間。 走回車站路上,特地進去「橫山好室」想喝杯咖啡,橫山好室的前身,是座已經近一甲子歲月的碾米廠,與年輕主人小聊之後感受到創生基地運作的不易現在主要為工作室型態,承租時屋主留下碾米廠的機具。 走回橫山車站等內灣線繼續到內灣老街,內灣保有 50~60 年代的純樸小鎮風情,假日遊客如織,內灣車站仍保留著昔時的獨特建築風格,「通車紀念碑」紀錄著鐵道開拓的艱辛歷程,早期內灣線所載運的主要來自於橫山地區豐富的山林資源,是當時建設與發展的重要材料之一,而林業也是當年傍山而居的客家人最主要從事的產業之一。 出車站後往右走是內灣老街,內灣是有名的客家山城,內灣老街上的野薑花粽、客家小炒、客家菜包、粄條、鹹湯圓等都是這裡的招牌,餐廳滿滿的遊客熱鬧滾滾。 循著老街巷弄探索一番,內灣戲院﹑失戀博物館﹑郵局﹑天主堂﹑林業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