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車旅行】花東南橫美景美食跨年饗騎∣擁抱山與海的景緻 霧鹿峽谷崖壁陡直雲霧飄緲間

厭倦城市跨年的喧囂,隨山海戀單車旅行騎車跨年已成儀式感,在花東海岸線騎車是個浪漫,擁抱山與海的景緻,刻畫千古的地層與多樣性的濱海植物;探索77高地﹑鸞山秘境縱谷美景,俯瞰整個卑南溪及台東縱谷,令人雀躍欣喜;造訪一生必遊的南橫更是個夢想,歷史的痕跡與自然的氣息交融,讓人感受到古道的深邃魅力。

#花東南橫美景美食跨年饗騎7日 行程路線宛如蛇行般蜿蜒,沿著東海岸從花蓮到豐濱﹑靜浦﹑成功到台東;從台東海端南橫公路到高雄梅山口;從梅山口騎經六龜到左營。

20241229日從花蓮騎車出發,首站到花蓮海岸山脈起點,昔日的軍事要塞七七高地,位於海岸山脈的最北端,北邊緊鄰著花蓮溪出海口,這裡原為陸軍廢棄舊班哨之砲陣地營區,最高海拔只有77公尺,卻能夠環景360度看山、看海,俯瞰市區視野的景點。



 

蕃薯寮十八號橋,走下橋旁步道可看到東海岸最為獨特的峽谷景觀,蕃薯寮溪下游將堅硬的岩層切成幽深陡峻的峽谷地形,岩壁矗立,峽谷中依稀看到狹窄陡峭的階梯,傳聞這是以前原住民走下河谷取水的路徑。


 

第二天清晨在海岸山脈下的太平洋度假村河堤,沒等到日出,卻觀賞到河堤山巒海景。

出發後騎在花東縱谷和海岸間,從光復到豐濱的公路,沿途盡是連綿山脈的廣闊壯觀景色,太巴塱部落沙荖文化,砂荖部落保存了較豐富的傳統阿美族人的生活痕跡,連續看到幾座古井,其中「砂荖古井」是最完整的ㄧ座,擁有三百年以上歷史。來到花蓮光復,一定要騎進去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拍照,花東縱谷,兩側是中央山脈與海岸山脈,真的美。




 #瑞港公路

瑞港公路為花蓮瑞穗到豐濱大港口的花64縣道,為花東地區貫穿臺灣海岸山脈兩側的道路之一。山路崎嶇有很多髮夾彎,U型彎流如溪谷蜿蜒。忽而上坡忽而下坡,需全神貫注,途中雨勢不斷,路況不佳有個路段需要牽車涉水踩過泥路,途中很難得下車往回眺望,拍攝騎過的U型宛如360度的上下坡,真不知方才如何騎上來的😱


 

一路下到橫跨秀姑巒溪的長虹橋,連接靜浦與港口兩聚落,從長虹橋騎至靜浦北回歸線。

潔白的地標坐擁海岸山脈與太平洋的美景,北回歸線標碑中間有ㄧ條細縫,夏至正午陽光射入細縫中,便可體驗太陽下立竿不見影的奇觀,可惜灰濛濛的天氣無法體會。騎到千禧山莊洗滌今日的雨中髒污。

 

#國定古蹟遺址 八仙洞

2024年的最後一日,我們沿著台11線東海岸一路向前,一邊是浩瀚無垠的太平洋,一邊則是海岸山脈,長濱台11線公路旁,一處八仙洞遺址,從不知道有這個國定古蹟遺址,走上步道台階,一路往上,陸續看到海雷洞、錢元洞及永安洞。這是海底岩層經長年抬升過程中,海蝕造成的洞穴石窟,遠古神話中的海蝕地景,是臺灣著名考古遺址。


 在西側海岸山脈一處很特別的金剛大道長光梯田,這條道路因能遠眺金剛山而得名,兩旁沒有電線桿,筆直的道路沿著山勢與海岸蜿蜒而下,配上道路兩旁綿延的梯田景觀,仿若畫卷,難怪被譽為東海岸的「伯朗大道」。在部落裡很負盛名,在山勢地形與天光雲影的巧妙作用下,猶如一隻巨大的大猩猩矗立在山頭。



#三仙台

因強烈的海蝕與風化作用形成特殊海蝕地質及豐富的濱海植物,民間相傳,八仙過海時,李鐵拐,何仙姑和呂洞賓曾在此休憩,烙印了仙跡,因此取名為三仙台。

三仙台地質屬於都巒山集塊岩,原是一處岬角,但因海水侵蝕,逐漸蝕斷岬角頸部,而成了離岸島。由八個拱橋連結而成的跨海步橋,長度近400公尺,紅灰色的橋身橫臥,串起了陸地與岬角海灣,狀似長龍臥波。


2025年第一天

#八嗡嗡自行車道

這是一條需要記住的自行車道,騎在「八嗡嗡自行車道」上,擁抱太平洋的壯美與海岸山脈的巍峨聳立,浸淫在東海岸的人文與自然生態中。

全長雖只有3.55公里,卻能飽覽山與海的景緻,這條道路以鄰近的「八嗡嗡部落」命名,曾是舊海岸公路,如今車流稀少,搖身一變成為專屬自行車道,真是人生很大的享受👍👏

 

最棒的是在東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不僅欣賞到東海岸大地藝術作品,還觀賞到跳浪洄瀾風等宣傳影片,蠻令人感動,值得多角度細細品味東海岸之美。

 

#富岡地質公園小野柳

刻畫千古的地層與多樣性的濱海植物,受到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交互擠壓,及海岸侵蝕作用與珊瑚礁生成,層序上下顛倒的獨特岩體,構成多元樣貌及景象綺麗的奇岩怪石。不禁驚嘆大自然的神奇! 





隔日從利吉惡地地質公園沿著海岸山脈到197鸞山花磊磊玫瑰鹽咖啡廣場,360度無邊際視野,鸞山秘境縱谷美景第一排,俯瞰整個卑南溪及台東縱谷。




中午在關山米國學校享用割稻子碗公飯,關山米國學校前身是舊碾米廠,挑高三層樓的空間經改造後,成為關山鎮農會推廣、銷售關山米的活動基地,彩繪的牆壁外觀及關山鎮彩繪稻田。





 

#南橫公路

這是一個期待很久的行程,大學畢旅曾到訪過卻不復記憶,南橫公路受2009年莫拉克風災肆虐,封閉13年重啟通車,配合通行時段管制與路段重建,我們結合了接駁車車導與健走4公里的中之關古道及騎車方式,往埡口的沿途中可以欣賞到向陽山大崩壁、雲海深谷、崇山峻嶺、蒼鬱巨木、高山瀑布群等壯麗景觀,在海拔2,722公尺的埡口看雲海、在大關山隧道口前快閃﹑在檜谷欣賞參天古木,感受高山幽谷大地的神奇!



從布農原鄉海端開始騎爬升1262公尺高往南橫公路前進,海端鄉的霧鹿與利稻之間,是一條被霧鹿溪(即新武呂溪)切割出來的大S形峽谷,中央山脈關山連峰在此形成一處斷崖,加上霧鹿溪長時間侵蝕沖刷,而形成霧鹿峽谷崖壁陡直、氣勢雄偉的景觀,隨著山勢漸高,在雲霧飄緲中抵達天龍飯店。






天龍吊橋橫跨霧鹿溪,連接峽谷兩側的崖壁,曾是日治時期開闢的「關山越嶺古道」。







 隔日分坐三部車沿路欣賞挺拔入雲的巨木古樹鐵杉及懸崖峭壁,一面聽車導介紹南橫公路的美麗與哀愁,抵達大關山隧道,穿越中央山脈主脊,是南橫公路最高點,也是台灣海拔最高的隧道,東口常在下午時段,於海拔約2500公尺處形成雲海。

南橫檜谷約在南橫141公里附近,經常是雲霧繚繞的景致,此地以成群巨大的檜木林立聞名,是南橫公路上原始森林景觀最浩大的地方。

#中之關古道

是日治時期關山越嶺古道中目前保存最完整的路段,天池-中之關段,全長約3.5公里,海拔18002400公尺間,沿途林相非常優美,古道坡度平緩,楓紅落葉🍂小徑,放眼山巒節理分明的岩壁與翠綠蓊鬱的樹林,偶而崎嶇難行的地方有枕木棧道及拉繩索及鐵鍊輔助。












中段有處日治時期木炭窯遺址,雲霧裡層疊山巒無邊無際,俯瞰荖濃溪流經的溪谷,無不讚嘆山河壯闊之神奇!





歷史的痕跡與自然的氣息交融,讓人感受到古道的深邃魅力。 

從南橫公路騎行南橫西段,經過六龜到不老溫泉,舒緩連日筋肉疲憊。 

到了行程最終日,風和日麗,陽光和煦,一早展開90公里長征,沿著台28線從座落在玉山山脈和中央山脈之間的山城六龜,荖濃溪溪流風光 十八羅漢山 原鄉緣紙傘文化村,旗山糖鐵故事館﹑穿梭田寮月世界、大崗山之眼俯瞰阿公店水庫,再到橋頭糖廠,到左營,圓滿結束2024-2025跨年騎車之旅。





#美食

這次探索了二家在地職人隱藏版美食 

#無敵海景海灣牛肉麵

在海景第一排享用海灣牛肉麵及手工蔥花餅及綜合小菜:牛肚、豬頭皮、海帶﹑豆干、滷蛋…,但老闆一鍋只能煮5碗麵,遇到30人騎車團只好連教練們都下海當跑桌,只差沒幫忙煎蔥花餅切滷菜。



#POOZ柴燒窯烤披薩

位於台11線上,以手工現做麵團、窯燒的龍眼木與相思木、以及自家栽種的青椒與羅勒為特色,年輕闆娘與兒子一爐一爐的烤出各種口味酥脆餅皮的披薩,最後一道甜點是店內招牌,上面覆蓋刨檸檬絲酸甜香氣味久久不散。


 

2025第一晚在台東的 #雲棧部落音樂餐廳 ,聽原住民歌手真情豪放演唱,一邊享用原住民認真準備的部落餐,不忘以熱情鼓掌應援,鋪上厚鹽的鹽烤台灣鯛是招牌。



 與來自香港﹑國內南北各地的車友們一起共度七天跨年騎車行程,行程中幾次上下坡陡上陡下,在教練團不厭其煩地的提醒叮囑下,終能圓滿順利完成,真的不容易,在橋頭糖廠發完結業證書,格外珍惜與30位車友共處的緣分與情誼,有一股神祕的凝聚力在山海戀單車車友間滋長著。


 

#山海戀單車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美好生活】享受退休的閒適∣15號院子咖啡實現夢想 逐步踏實的基地

【山林步道】爬過土石樹根山徑步道 體驗山脊線上龍船岩的視覺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