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鎮漫遊】奔赴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 體驗稻浪美景糧倉美食與大地藝術漂鳥197

 ▎被中央山脈、海岸山脈包圍的花東縱谷中南段,遠方山巒高低起伏,徜徉於藍天山嵐金色稻浪的悠揚樂聲,「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是心心念念的憧憬;在大地藝術地景中優游,體驗池上文化「慢城」的特有魅力,糧倉美食更堅定了行旅的決心。

 



第一次到池上是2014年,那時因廣告爆紅的金城武樹讓遊客塞爆了伯朗大道,後來每次騎車經過花東一定會到大坡池坐在池邊吃便當,在縱谷探尋地景藝術之美, 2017 年開始的縱谷大地藝術季-漂鳥197,讓茱莉的文青魂躁動,2024年池上鄉自然景觀、豐富農業資源及深厚的文化底蘊成為了台灣第六個獲得國際慢城認證的鄉鎮,愈地特色就愈國際。

 



今年有貴人助攻幫忙搶到票,引頸期盼2024台東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的到來,也給自己一個20小時優游關山小鎮提案一早先到花東縱谷中的小鎮-關山,感受不同風情,原本想在關山自行車道騎車環鎮,但天候不佳作罷,在歷史建築關山舊火車站「里壠驛」停佇,凝視欣賞荒蕪中仍留存的韻味,花東幹線僅存的和洋折衷式車站,每一個懷舊老車站都有她時代的韻味。



 

#里壠驛

大正8(1919)臺東製糖株式會社於里壟正式設站,1937(昭和12)里壟站改稱為「關山站」 關山舊火車站是東部幹線僅存比照日本北方農家的樣式建築完成。



建築造型採左右對稱體採西洋磚造結構,屋頂採兩段式傾斜的曼薩爾式設計,是19世紀時期拿破崙三世最常用於法國公共建設的屋頂樣式;屋頂牆面有一個半圓形的小氣窗和四格一排的採光窗,為東部鐵路幹線僅存的日據時代歐風建築,極具保存價值。較特別的是建築物正面中央五角形的屋頂,加上突出的入口門廊,強化了火車站的意象。 






#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 

2009年鋼琴家陳冠宇在池上以稻浪為背景的舞台演出開始,「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已經是一種生活態度,今年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很精采但也別具挑戰的在滂沱大雨中開唱,長濱國中「海子樂團」穿著雨衣用清澈嗓音吟唱阿美族古調,兩位榮獲第32屆金曲獎肯定的歌手田馥甄 (最佳華語女歌手)、許富凱 (最佳台語男歌手),在稻浪間迎風而歌,感受秋收的自由自在,節目終曲攜手合唱<純情青春夢>,在縱谷繚繞的歌聲中,很溫暖歌聲撫慰人心,現場氣氛更添感動醉人



 

演出前最大亮點是受過訓練的池上國中的學生列隊歡呼,舉牌指引觀眾入席及維護稻田環境,純真又熱情的同學相揪過來一起合拍,真的很可愛也是活動的最佳風景線散場後大雨停歇,站在看台上欣賞黃澄澄稻田中散場後的井然有序和遲遲不忍離去的人群,暗自許下明年還有下個明年都還要來。






 

#2024漂鳥197縱谷大地藝術季

茱莉每次到花東對縱谷大地藝術都特別喜愛這次在關山和池上看到幾個裝置藝術,下次是否應該來報名參加縱谷藝術季限定的裝置藝術導覽解說訓練

在關山親水公園小山丘沿著山丘緩步而上看到南非藝術家Marco Cianfanelli的作品《Cloudscape一根根長的垂直鐵桿被謹慎地支撐在一起。而這種形式在強風中會顫動和搖晃,隨著天氣的表現變化,也能夠展示大自然的力量。




池上大坡池的作品2023年《 阿嬤的叮囑 》退役




已換成2024波蘭裔美籍藝術家Olga Ziemska的作品《Yanshi》,藝術家相信“我們是自然”,人與自然之間是密不可分,更可以說人類是自然環境的直接反映作品《YANSHI》是臺灣當地自然環境的縮影。


池上的制高點「大觀亭」位於池上平原中央,四周是遼闊的稻田,在這裡看著稻浪隨風搖動能夠感受到縱谷的天氣多變,這裡的作品是來自臺灣排灣族峇岦嵐偲·旮札涅灆Iyas嬉遊間,藝術家希望我們就像浮雲般靜靜地享受這份天地之間的嬉戲。



池上大坡池環境教育館內作品是廖麗華《我的臺東故事》這件作品的靈感源自於2020年藝術家來到臺東時,在當地一家民宿遇到的貓咪。這些貓咪成為了藝術創作的主角,以紙漿製作而成貓咪雕塑象徵著藝術家與臺東之間深厚的情感連結。



 

#池上的糧倉美食

美食更是堅定旅人的決心尤其號稱叼饞的茱莉怎能錯過池上的指標店


 

#米貝果 Bike De Koffie

去年剛到池上火車站來租腳踏車時很想喝杯咖啡腳踏車老闆手一指這間藍綠色窗框、雪白的牆,兩旁的大樹成蔭、綠意盎然,屋前還放了台復古的腳踏車,這間Bike De Koffie米貝果,小小的空間簡約的白牆,搭配紅磚堆砌而成的吧檯,裝飾復古家俱與玩物,是個有文青元素又不失鄉村的樸實。





今年一到池上還是直接來米貝果喝咖啡搭個紅烏龍米貝果,這裡主打純米製作的米貝果,除了基本款口味外也有鹹食的組合。貝果食材不僅選用當季在地,也盡可能找友善耕種的小農合作,支持在地小農的同時,也讓旅人更認識地方。

 

#奉口冰店

在計畫池上行程時茱莉被奉口冰室這碗椪餅復古麵茶冰打到,中午12點營業,茱莉一個人很幸運的等到座位,指名要點這碗以在地食材做出的文青味又誘人的刨冰,麵茶和椪餅都是很傳統復古的食材元素,當它們都在這碗冰中相遇,真的很顛覆口感的想像,隔壁桌點的麵茶提拉米蘇,聽說是人氣甜點,同樣是熱愛美食的旅人,不必相識也大方舉各種角度給茱莉拍照






 

 

#豆之間

豆之間平常營業到5點,今天營業時間到8點,可以好整以暇欣賞空間及完整享用多種創意包卷的味,鹽滷花等類佳餚,池上豆之間是農會舊穀倉改建的豆製品主題餐廳,內部完整保留了傳統木製倉庫的建築架構,穀倉上原有的木造橫樑與榫接結構都沒有被改變,以修復方式將木構部分呈現出來,與暖色調燈光的搭配,再加上吸睛的大型裝置藝術「溯土Revert to Earth」,以阿美族古老製陶技法製成,以苧麻線懸掛,創造多層次圓形空間,作品內涵象徵時光隧道,更是人類對土地無盡追溯的精神儀式。



 



豆之間菜單很多元,無法一次點足,就來盤超級豆包捲拼盤,一次品味多種口味,蔬菜豆包捲﹑起司豆包捲﹑培根豆包捲﹑豆包蔥油捲,以及胡麻鹽滷豆花



 

~愈在地特色就愈國際,我愛池上國際慢城~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單車旅行】花東南橫美景美食跨年饗騎∣擁抱山與海的景緻 霧鹿峽谷崖壁陡直雲霧飄緲間

【美好生活】享受退休的閒適∣15號院子咖啡實現夢想 逐步踏實的基地

【山林步道】爬過土石樹根山徑步道 體驗山脊線上龍船岩的視覺恐懼